2014年4月14日 星期一

TAS同志助人工作者聚會中區第1場記錄

TAS同志助人工作者聚會中區第1場記錄

活動時間:2014323 下午14:20~17:30
活動地點:彰化師大進德校區教室

參加對象:
1.本身是同志,也是專業助人工作者。(心理師、社工師、輔導教師、醫師)
2.想積極發展、學習同志諮商專業的助人工作伙伴。

進行流程:
1.      說明聚會源由。
2.      同志助人工作者彼此認識。
3.      決定本日的進行方式。
4.      確認本日主題:
1未來聚會形式、內容期待分享。
l   指認問題與需求所在、指出目標
l   提出方法、聚會內容與形式
5.      議題討論


聚會緣由說明:
l   好性會提供我們同志諮商業務的空間。
l   臺北有同志助人者聚會,且現在為封閉團體無接受新成員。
l   想要成立同志諮商的組織,讓心理師及研究生互相自助。
l   很多當事人會問同志友善諮商師在哪裡。
l   想推動一些訓練、課程改變,很困難,目前也難以改變諮商學會。

問題與需求:
l   認識與討論同志諮商議題:
n   同志議題探索。
n   覺得平常能接觸到同志諮商議題的討論機會很少。
n   同志友善的諮商師?本身是同志,不一定對性別議題的認識是多的。
l   同志助人社群在地服務:
n   同志助人社群在地紮根。
n   就近接觸同志助人資源。
l   提昇同志諮商服務品質:
n   同志諮商師,好像比較可以對同志當事人感同身受。
n   有些諮商師對於同志當事人的處境並不了解。
l   出櫃疑慮:
n   參加這個聚會有擔心出櫃的問題。
n   出櫃會牽扯到大家為何會出現/不出現的原因。
n   同志社工師大部分服務於有基督宗教背景的機構,要出來發聲、要出櫃會有更大的壓力。
l   同志當事人現況:
n   在過去求學經驗無法出櫃。現在看到高中職同志學生較能公開出櫃,老師不敢明說。
n   遇到諮商師接了很久的個案,遇到個案出櫃了,就轉介出來,也不知道如何談。
n   當事人的同志議題在諮商過程中不被重視、不被看到。
n   同志教育通識課程看見同志學生仍受內在恐同所影響。
n   同志當事人(含年輕一輩)依然覺得自己是孤伶伶的一個。
n   多年來,覺得同志處境改善仍少,還有很大努力的距離。
n   我們還停留在友善校園的狀態。學生變得比較開心了,老師也要變得比較開心呀!這也很重要!
l   聚會方向:
n   每個人會需要同志議題的認識嗎?
n   討論工作上的困難?討論協助同志的困難?
l   同志諮商主流化:
n   不想讓同志諮商主題在諮商界被邊緣化。目前仍然持續地被邊緣化。
n   希望同志議題被一般化,特別把同志議題特殊化,助人者就有理由轉介、不服務這樣的當事人。
n   不是每個助人工作者都可以挑個案,應該是每個人都要學的。
n   美國是讓多元文化作為必修課程。我們應該把多元文化諮商成為必修。
n   很多人只是「把同志當人」,而沒有去理解特殊的處境。
n   同志是一個特別的議題?應該是這是「重要的議題」,而不是「特別的議題」,因為重要所以大家都要學,而不是因為特別要交給其他人處理。
l   同志諮商訓練:
n   各心理諮商學會、心理師公會並不重視同志諮商的訓練。
n   助人者普遍覺得同志當事人與非同志當事人親密關係遇到的議題差異不大。
l   同助會聚會經驗:
n   同助會是彼此支持的團體,光是大家要定期出席,就要很大的力氣去整合。
l   美國同志諮商組織經驗分享:
n   在美國的經驗,看見很多資源投入同志諮商的領域。有專任、全職人員在運作每個學校的同志資源中心,每個學校都有團隊可以到班級、社區去作同志議題的演講,而不是仰賴一個組織。學生被訓練成可以當講師。
n   美國有專業的學會,有討論到如何在公司、職場出櫃,做很多年了。同志父母認同的發展階段,老年同志的議題等等,需要很資源、很多人。


未來聚會形式討論:
l   關係取向:讓大家覺得我今天出來、能交到朋友、見到朋友
l   地點方便、時間方便
l   專業發展:工作坊
l   形式:小團體、互助
l   成員:成員希望固定、彼此承諾,每個人幫忙分攤;希望是長期的參與及加入,每年3~410~11月作成員、組成形式的調整與討論。(23910月宣傳,341011月允許成員加入,需承諾長期參與)
l   中區聚會採長期每月1次(日期為:如後)、固定成員的形式,在427日聚會務必參與,本年度不再增收新成員為原則。
l   聚會內容:
n   了解與學習同志諮商、其他國家的情形
n   同志助人者自身經驗的書寫與分享
n   希望多的重在諮商的主題上,也可以是接團體、接個案的經驗分享


未來「中區」同志助人工作者聚會的安排規劃及帶領人規劃
第一次聚會:
n   323日(日)下午14:30~17:30
n   地點:彰化師大輔導諮商學系4樓教室
n   邀請大家結束後,一起用晚餐
n   在第一次聚會邀請大家捐助公基金。

第二次聚會:
n   427()(日)下午14:30~17:30
n   講座邀請:「正義諮商」
n   講師:鄧志平老師
n   已邀請,演講時間為14:30~16:30
n   16:30~17:30為聚會討論時間。
n   為上半年最後一次加入聚會的機會。

第三次聚會:
n   518日(日)下午14:30~17:30
n   帶領人:喬虹

第四次聚會:
n   629日(日)下午14:30~17:30
n   帶領人:劉安真

第五次聚會:
n   727日(日) 下午14:30~17:30
n   帶領人:聚會成員

第五次聚會:
n   824日(日) 下午14:30~17:30
n   帶領人:王振圍、聚會成員

第六次聚會:
n   920日(六)下午14:30~17:30
n   講座邀請:「諮商督導經驗分享」
n   講師:郭麗安老師

第七次聚會:
n   1025日(六)晚上散場後聚餐
n   要先訂餐廳
n   南區、中區大會師

第八次聚會:
n   1123日(日)下午14:30~17:30
n   帶領人:聚會成員

第九次聚會:
n   1228日(日)下午14:30~17:30
n   帶領人:聚會成員

同志助人議題討論與分享:
n   對於低社經位置的學生來說,覺得世界就是不公平,因此在遇到多元成家議題,也會覺得世界上就沒有公平正義,因此也不需要去作任何的爭取。我可以帶給學生什麼?我們究竟要影響身邊的人什麼?
n   可以蒐集一些別的國家的狀況,有些社會福利國家較接近我們覺得公義的社會。
n   有些成功人士就會覺得你如果有足夠競爭力,為何要怕改變?覺得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以長期慢性精神病患長期無工作為例。
n   協助學生在學校、身邊的事情,開始作小改變,而不要一下子跳到多元成家。
n   當學生在這樣的環境習以為常,要他們去改變、破壞這樣的平衡,這樣真的好嗎?
n   以觀念來說,不同的環境刺激,不同的知識,到不同的地方去讀書,也是一種刺激。會有不好的影響嗎?什麼影響會很嚴重?

分享與回饋:
l   今天第一次聚會,不太知道未來運作會怎麼樣,慢慢看,對未來團體還很難想像,每個人關注的點很不一樣。
l   比較知道這個團體未來會怎樣,會比較安心一點。
l   今天我比較多在聽,一直在想,我覺得我沒有辦法想得這麼快、馬上講什麼東西,有些東西在腦子裡繞。
l   突然有一種第一次參與性別社團的感覺,聽到很多不同角度的聲音,大家也有提到不同的觀點,對未來聚會還滿期待的。
l   我就是那個不成熟、混亂發言的代表,大家以後可以這樣子。
l   我感覺到大家彼此願意支持、尊重的感覺。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