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4日 星期一

TAS同志助人工作者聚會南區第1場記錄

TAS同志助人工作者聚會南區第1場記錄

活動時間:2013121 下午14:20~17:30
活動地點:陽光酷兒中心3(近高雄火車站) 高雄市新興區河南一路1203F 電話: 07-2351010

參加對象:
1.本身是同志,也是專業助人工作者。(心理師、社工師、輔導教師、醫師)
2.想積極發展、學習同志諮商專業的助人工作伙伴。

進行流程:
1.      決定本日的進行方式。
2.      確認本日主題:
1. 同志助人工作者彼此認識。
2.
未來聚會形式、內容期待分享。
l   指認問題與需求所在、指出目標
l   提出方法、聚會內容與形式
3.      議題討論

問題與需求:
l   助人工作專業人員缺乏接觸到同志諮商的訊息,需要增加助人工作專業人員接觸到同志諮商訊息的機會。
l   身為同志、也身為諮商科系的研究生、實務工作者,覺得孤單,不知道其他實務工作者在哪裡?
l   認識一下關心同志議題的人,順便交友一下。
l   同志助人者會面對社會、組織的各種壓迫,需要有支持系統,需要有同志助人者的聚會或組織。
l   同志當事人想要有身為同志的諮商師提供服務。
l   同志諮商師擔心出櫃、不敢現身的問題。
l   同志當事人在諮商情境中面對歧視。
l   同志諮商師在諮商情境中面對當事人的歧視。
l   助人者缺乏同志敏感度、同志諮商的訓練。
l   同志擔心污名化,不敢向公部門資源求助。
l   同志會向(非同志熱線)免費諮詢電話尋求諮詢,但義務服務人員缺乏同志敏感度。
l   同志在助人課程、研討會中遭受壓迫、歧視。
l   在地的聚會、發聲、支持與合作
l   持續發展同志諮商論述,與諮商學界及社會對話
l   我們可能有友善的態度,但實務上如何協助同志當事人或學生,需要有一些討論。
l   大家可以在聚會時,除了原訂主題之外,也能就彼此最近遇到的問題、近期的事件。
l   可以辦給老師,如何與家長談同志的工作坊,蒐集實際的問題及處理經驗。


一起努力:
l   可以整理同志諮商文獻。
l   可以分享同志諮商文獻。
l   可以分享同志諮商活動、研討會、工作坊。
l   可以舉辦同志諮商訓練。
n   社會正義與諮商座談
n   同志諮商督導座談
l   可以先辦同志諮商的小聚會。
l   可以分享同志諮商經驗。
n   同志個案經驗分享
n   一起整理我們的同志諮商故事集、未來甚至可發展同志論述。
n   整理助人者同志諮商經驗、工作場域經驗(含同志助人者為主體、同志個案為主體、同志助人關係)
n   討論助人者面對個案的、轉介者歧視同志言論
n   助人者自己遇到的歧視經驗需要被整理、反移情
n   同志助人者互相協助在諮商時面對的個人同志議題
l   可以舉辦同志諮商研討會。
n   安排主題:男同志的性(約炮、心理歷程)、跨性別諮商與性別轉換評估(可考慮找旗山醫院臨床心理)、同志污名化與社會支持
n   個案研討
l   提供可取得的「同志友善諮商師」及「同志諮商師」名單。
l   期待與發展各大學、縣市可以有同志友善中心或多元文化中心。
l   提供同志諮商歧視申訴管道。此項目亦有利向諮商團體倡議。
l   提供同志諮商服務及轉介。
l   可以一起討論、準備、進行同志權益倡議。
n   同志助人課程與訓練倡議:
u  各學校諮商、社工的訓練中,同志依然是非常不被重視的一塊,可能就性別課程中的1~3堂課,並無獨立的課程,且為選修。而國外則視為諮商同志為必要的能力。
u  諮商師根本沒有準備好面對同志的當事人。
u  如果直接推同志諮商成為必修,恐較有困難。
u  而婦女諮商、婦女社工也有相同的問題,可能連開課都沒有。多元文化諮商或多元文化教育已開始納入各科系課綱,但非必修。
u  倡議方向可以是:推動婦女及性別諮商、LGBTQQ諮商、多元文化諮商納入諮商、社工學系的必選修。
u  瞭解各校心諮系所開課情況  五年內是否有開設性別/多元文化課程?  無 存在課程架構內但沒有開 根本不在架構之內?  有 進一步確認課綱內容、上課情況、學生的收穫或感言
n   倡議希望各諮商協會都重視同志權益:
u  收集相關諮商、輔導、心理治療學會、各地心理師公會email/留言方式  完成後發起寫信活動,至少應聲明支持同志的立場
u  收集同志接受諮商輔導的經驗投訴  從具體的、較小的問題開始  「最討厭聽到心理師說的一句話...
n   收集相關碩論或研究曾提出的問題、論述基礎  為何需要性別課程?同志諮商是否需要學習?  理論作為實務基礎,同志諮商的相關專業論述
n   只有友善是不夠的  同志諮商需具備的知識背景、觀點與基礎...

議題討論1:在填報接案服務一欄表的時候,她是因同志感情議題而來,那要勾選性別議題?或是勾其他的呢?
l   分享一:不會勾出來,因為主要談的是感情議題,想說就是一般化,如果是異性戀來談感情議題,也只是勾感情,沒有勾性別議題。
l   分享二:會勾出性別議題,因為性傾向會遇到的情形、阻礙不同,會傾向於標示出該個案有性別議題。
l   分享三:看個案自我議題的判斷,個案如果覺得有性別議題,那才勾選。

議題討論2:很多同志在看到昨天的新聞之後,都有「替代性創傷」,很多人線上都說自己哭了、很難過,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有辦法做集體性的療癒嗎?
l   我們可以發一封公開信,給予在這個過程中感到受傷的同志們。

議題討論3:學校內同學覺得同志沒問題、老師覺得沒問題,遇到家長比較難處理,該如何回應?
l   分享同志書籍、同志資源(含熱線諮詢電話)。
l   有位家長說,我會支持我的女兒是女同志,但是他交壞朋友、偏差行為,還是讓我很擔心,尤其她們會把她們帶離開。她沒有直接反對同志,但是覺得她的同志交友會有影響。這也影響了工作的方向。現在家長也會表現出避談同志,但言行上又會矛盾地說自己是接納同志的。父母親口裡說接納,但也不接觸她的女同志朋友,也不接納她的感情,還是會帶來隔閡。
l   圍圍分享「教師如何跟家長談同志」的講座投影片。

議題討論4:同志助人者名單?聚會是誰來參與?
l   同志助人者是本身是同志?還是幫助同志的?以同志為主要的服務對象?對同志友善?對同志議題擅長的?是否能有名詞使用上的區辨?
l   同志助人者名詞區分與定義
n   同志助人者面對壓迫,是自己,還是當事人遇到社會的壓迫?
n   在團體內,在使用「助人工作者」表示所有的助人者,在使用「同志助人工作者」,指的是具同志身份的助人工作者;在使用「出櫃助人工作者」,則指有公開出櫃的同志助人者;在使用「同志專業助人工作者」,指的是具有同志議題上的專業的助人工作者。創這個詞不是用來區分聚會成員,不用來彼此稱呼,而是用以討論議題時使用。但什麼是「同志專業」,需否建構「同志專業」的概念,還很值得未來繼續討論。
n   不需要標示團體內每個人的性身分。這樣的區分,有刻意的劃分,還有團體內出櫃的問題。
l   出櫃助人工作者名單
n   我們還是可以有一個「出櫃助人工作者」的名單,因為有些同志當事人有這個需要。「本名出櫃」、「匿名出櫃」、「服務單位出櫃」、「性別」(男、女、陰陽人、跨性別、其他)、「服務地區縣市」、「願意被聯繫的方式」,願意公開名單的程度「可公開於網路上」、「僅提供同志當事人私下知道」,會製作兩個名單。
n   在公布名單之前,願意出櫃的助人工作者必須先有一些討論,之後可能會遇到哪些狀況,是否有哪些情況可以預防。
n   先慢慢蒐集,大家可以再討論何時公布。
l   內部子團「同志助人者小組」
n   有些成員會希望聚會都是同志助人者,因為可以分享相同身分,類似的情感經驗,彼此支持,我們會再設定一個「同志助人者小組」;我們比較希望大家認識「同志助人專業」,促進社會的改變及同志助人專業的提昇。
n   同志助人者小組需要有一些團體內的規範,需要有為彼此保密的規範。
n   可以分享生活,聊天八卦。

議題討論5:同志助人者聚會的定位參考方向:(之後在較多人共同參與聚會時,再決定主要的工作方向與定位)
1. 社會倡議、諮商學界的內部對話
2. 同志助人者間對話、情感交流、支持
3. 實務工作討論
4. 提供直接服務
5. 提供間接服務(資源轉介、教師培訓、督導)
6. 學術研討與分享

其他有提出,但未能來得及討論與分享的問題:
l   實際遇到同志個案及家長的時候,要怎麼處理?
l   學生問你是不是同志的時候,要怎麼處理?
l   學生出櫃的時候,我們需要再多做些什麼嗎?或有怎麼樣的回應嗎?
l   在助人工作者的聚會,能否有在類似最近這些護家盟的議題上,在表達自己意見與工作上,能否有一些倫理的討論?包括輔導教師在課堂上提及時,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我們會在一起,是因為我們共同關心同志的處境,但我們的專業身份,也是跟社會對話的力量。」

下次聚會時間:
111()12()18()19(),下午14:30~17:30

再跟大家調查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